海派书画特色
互动答题
渊远流长

渊远流长

海派书画的产生发展是和中国传统书画一脉相承的,深厚的江南文化传统是海派书画的重要源流之一。 华亭画派、吴门画派、虞山画派、金陵画派、扬州画派等,均对海派绘画产生过直接且深远的影响。 海派绘画远承宋元以来的绘画传统,近取明清陈淳、徐渭、陈洪绶、八大山人、石涛和“扬州八怪”等诸 家的艺术特色,同时深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。

1843年上海开埠,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,十 里洋场,繁华发达。强有力的经济支撑、方兴未艾的书画市场、日趋成熟的鉴赏群体等为海派的萌芽、 形成、发展、壮大、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生存环境。

在外来冲击和内在变革的双重推动下,海派绘画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,主动吸收中国民间艺术和西洋绘 画技法的精髓,完成了中国古典绘画到现代绘画的转变,赋予了中国绘画新的生命力。

活力无限

活力无限

海派书画笔墨紧跟时代变化,富于时代气息,追求不同风格,展现个人灵性,避开千人一面,体现民众思想、艺 术追求,满足多元化的新兴市民阶层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,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
随着海上画派的壮大,各种画会、雅 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,一时切磋成风,形成了海派新特色。新的教学方式、西式学校的产生,与传统的师徒传薪共 同存在,相得益彰,共同传承、发展、繁荣了海上画派。

伴随着中西交融,思想解放,海派画家队伍中还涌现出一 大批女画家,她们积极投身于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,为海派绘画增添了不一样的风貌。

兼容并蓄

兼容并蓄

上海开埠后,本土、外省、外域等多种文明与艺术在此地交汇,文化的互补与价值的融合,使得艺术有了“海纳百川” 的气度与姿态。

海派书画的形成也具有组成人员广泛、风格兼容并蓄、笔墨表现多元、创作理念多维和题材亲和入世等特点,出现了 大量风格鲜明的优秀作品,创造了海上画坛空前的繁荣格局。

承古创新

承古创新

海派书画发展了中国书画的传统,汲取了我国民间绘画的技法、艺术特点,突破日渐衰微的困境,不断地革新、吸 收、融合。

一方面传承了旧有的书画题材,另一方面增添了新的理论和实践,创造出了一个继续注重传统笔意墨韵、线条多样、 清新活泼、雅俗共赏的新局面。

影响四方

影响四方

海派书画使书画艺术形式更加商品化,书画家更加职业化,文化团体更加世俗化,艺术语言更加多样化,使书画艺 术走出象牙塔,走向大众化,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不言而喻,甚至影响了绘画史的发展。

其影响力纵横东西,跨越南北,画风甚至影响到海外。随着沪上画家们的流动,或通过艺术交流和华侨,海派画风 逐渐影响到朝鲜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地。